1937年,中国一架战机被日军击落,飞行员跳伞求生,谁知,竟落到了日军阵地,一群

万物聊综合 2025-08-15 11:19:12

1937年,中国一架战机被日军击落,飞行员跳伞求生,谁知,竟落到了日军阵地,一群鬼子随即包围了他,可没想到,这位飞行员的举动让日军大为赞扬。 淞沪会战爆发至今,已有半个多月了。 中国军队在陆地上与日寇殊死搏杀,但空中力量一直属于绝对劣势,但我军战士仍拼死出击。 阎海文,这位中央航校第六期的高材生,正是隶属于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25队。 他来自沦陷的东北,当年整片东北大地沦陷敌手的痛苦,让他早已把“驱逐日寇”的信念刻进骨子里了。 而航校门口石碑上镌刻的誓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是他每日升空前的都会中心中默念无数遍。 1937年8月16日,他和战友们接到了新的任务。 这一次,目标是日军在上海的据点,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如果成功便是给敌人致命一击,可若是失败,那么就是九死一生。 出发前,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话里话外透着担忧。 但阎海文却眼神坚毅,心中只有使命感。 战机编队呼啸着掠过黄浦江达到了目标上空,准备开始计划, 但是,日军戒备森严,几乎是瞬间他们也发现了敌人,日军密集的防空炮火瞬间袭来。 霍克III型战机性能本就逊于日军的九六式,在弹雨中更显脆弱。 阎海文凭借高超技艺,左冲右突,躲过致命炮火,将炸弹狠狠砸向敌营。 然而,死神并未放过他。 返航途中,一架日军战机突然窜出,发射了一枚机炮子弹瞬间炸毁了他的尾部。 随着机身开始震颤,仪表盘也发出了警报,燃油泄漏,拖着浓烟。 此刻,阎海文知道战机已无法挽回。 飞行员阎海文在最后时刻决定弹射出舱,降落伞在黄浦江畔。 可谁也没想到,江风挂过后,早就变了向,直接落入了日军陆战队司令部的后院。 他的降落伞挂在树上,阎海文则被摔在泥地里。 由于环境不明,他迅速解开伞绳,拔出腰间的柯尔特手枪,子弹早已上膛。 当他环顾四周,穿着土黄色军服的日军士兵,正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 一个日军少佐指挥士兵围拢,脸上带着狞笑。 让一旁的翻译官用生硬的中文高喊:“飞行员!投降!皇军优待俘虏!保你性命!” 然而,阎海文不屑回答,只有枪口和怒吼:“做梦!中国空军,没有投降的!” 话音未落,一个急于立功的日军士兵冲了上来。 结果,阎海文立马开枪,一声枪响,那名士兵应声倒地。 这声枪响日军顿时恼怒开火,而阎海文背靠树桩,利用地形掩护。 他深知手枪射程有限,弹药仅7发,必须弹无虚发。 待日军士兵迫近到极近距离,才突然精准点射。 随后,又是两名日军栽倒在地。 日军的冲锋为之一滞,他们没想到这个孤身陷入绝境的年轻飞行员,竟如此悍勇难缠。 日军少佐恼羞成怒,喝令士兵前进缩小包围圈。 阎海文的手枪里,只剩下最后三颗子弹。 这个时候,日军从三面逼近,他知道,没有希望挣脱了。 作为航校的精英,他太清楚被俘意味着什么! 他想起东北沦陷时流离失所的苦难,想起航校石碑上“与敌同归于尽”的铮铮誓言,想起无数在淞沪前线浴血奋战的同胞。 就在日军士兵几乎要爬到他跟前的时候,这位年仅21岁的东北流亡学生突然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中国无被俘之空军!” 话音未落,他调转枪口抵在自己的太阳穴上。 在日军士兵惊愕的目光中,他扣动了扳机。 枪声结束后,他年轻的身躯倒下。 而周围刚围上来的日军士兵,瞬间僵住。 他们见过溃败投降的,见过负隅顽抗被击毙的,却从未见过如此刚烈,宁死不屈,以如此惨烈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军人。 那个少佐,缓缓走到阎海文的遗体旁,凝视着那张年轻却已毫无生气的脸庞。 沉默良久,少佐忽然挺直腰板,抬起右手,向着这位可敬的对手,行了一个军礼。 周围的日军士兵,也下意识地收起了枪,默默地低下了头。 日军在清理阎海文遗体时,从他飞行服的口袋里,找到了一张染血的证件。 “阎海文,中国空军第五大队”。 他们没有像对待普通战死者那样随意处置,而是将他郑重地安葬在阵地附近,并立起了一块简陋的木牌,上面用日文写着:“中国空军勇士之墓”。 据说,当晚的日军兵营里,气氛异常沉闷。 一些经历过战阵的老兵,对着木牌的方向,沉默地抽着烟,眼神复杂。 阎海文用生命捍卫的尊严,用最后一颗子弹发出的怒吼,穿透了战争的残酷,让敌人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他的事迹,通过战地记者的报道传回国内,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这位21岁的东北青年,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誓死报国”,他的英名,永远镌刻在中国空军的丰碑之上。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中国空军烈士阎海文:被击落跳伞后毙日军自尽)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万物聊综合

万物聊综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