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美国、荷兰、日本、韩国与台湾牢牢控制着半导体关键节点,中国若想反制,几乎没有机会!
张忠谋亲手把台积电做到全球芯片代工的头把交椅,带出蔡力行、刘德音这些行业大拿,对这行当的深浅门道,比谁都清楚。
半导体真不是砸钱就能堆出来的。张忠谋早就说过,这行当靠的是全球抱团取暖:美国定芯片标准以及写软件,荷兰造光刻机,日本供高纯度的材料,韩国玩转存储的芯片,台湾专攻高端代工。这链条上少一环,整盘棋都得散架。
这话确实有道理,光刻机里的德国镜头、日本特种气体、美国设计软件,哪样不是卡脖子的硬骨头?但中国人就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去年台积电突然掐断大陆600多家企业订单,按照张忠谋的设想,大陆这边早翻天了。可结果呢?中芯国际用DUV光刻机搞出了7纳米芯片,虽然技术上比不上台积电的2纳米,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突破!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份额达到18.1%,位居第一,这直接验证了中芯国际7纳米芯片的商用可行性。
还有长江存储的232层闪存,良率突破90%,存储密度比三星同类产品高30%,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全世界,咱们也能玩转高端存储吗?还有华为,被美国制裁得那么狠,愣是搞出了自己的EDA工具,还把麒麟芯片做到了7纳米。
全球芯片短缺潮已经充分证明:缺一颗2美元的电源管理芯片,整条汽车生产线就得停工。而大陆企业在这类芯片的全球供应占比已达42%,比亚迪半导体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打破英飞凌垄断,装车量突破百万片。就像华虹,在车载芯片代工市占率25%,这些“不起眼”的成熟芯片,恰恰是汽车、家电、工业机器的命脉。
更让人振奋的是,国产设备也在一步步突破。中微半导体的5纳米蚀刻机获得了台积电认证,北方华创的退火设备用于台积电16纳米生产线,这说明咱们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稀土更是张王牌,中国控制着全球85%的精炼产能,而且掌握着将稀土纯度提至99.9999%的核心技术。今年6月的新规明确禁止出口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及高纯度稀土产品,结果台湾半导体级钪价格暴涨40%,台积电采购总监紧急飞赴越南寻找替代来源,却发现所有提纯设备都贴着“中国中稀”的商标。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卡我脖子,我也能断你的粮!
张忠谋说“关键设备靠西方”,但他忽略了中国企业的学习速度。中芯国际用三年时间将28纳米良率从60%拉升至98%,国产芯片在华为设备上的装机量突破40%,这个数字比去年翻了一番。更让对手冒冷汗的是成本控制力。中芯国际55纳米芯片报价比台积电低30%,华虹的嵌入式存储器代工价格只有三星的一半。
不过,咱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差距还是有的。ASML的EUV光刻机全球独家,日本信越化学的光刻胶市场份额超过90%,美国Cadence、Synopsys在EDA的垄断地位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撼动。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虽然已进入量产验证阶段,但和ASML的EUV相比,还差着好几代呢。EDA工具方面,虽然合见工软推出了全流程数字EDA工具,但和国际三巨头相比,性能和生态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咱们有决心,也有办法。你看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用于晶合集成量产,中微半导体5纳米蚀刻机更是获得了台积电认证。最精彩的是产业链协同创新:当中微蚀刻机遇上沈阳拓荆的薄膜设备,再搭配上海精测的检测仪,整套产线国产化率突破70%。
历史总是相似的,当年美国对我国封锁通信技术,反而催生了华为的5G技术,而现在只是轮到了芯片战。张忠谋或许该看看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数据:大陆市场占比28%,首次超过台湾地区。应用材料公司35%的营收依赖大陆客户,当中国客户转单国产设备,其股价单日暴跌11%。
半导体战争拼的不是一击制胜的豪言,而是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大陆半导体产业的每一步突围,都在改写游戏规则。而真正的胜负手,或许藏在合肥晶合集成的车间里:那条用国产设备搭建的28纳米产线,正以每月增产三万片的速度,默默重塑着全球芯片版图。
张忠谋,你看到了吗?中国半导体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就在眼前,咱们正在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咬紧牙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中国半导体,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