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记载中的黄梅戏:起源、形态与发展 根据文化教育部记载,黄梅戏是流行于安徽一带的戏曲剧种,其根源可追溯至湖北黄梅县,由当地戏曲形式流传至安徽后逐步发展而来。 作为典型的地方戏,黄梅戏与众多传统戏曲一样,起源于农村,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的艺术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华。在剧目形态上,黄梅戏旧剧目分为“正本戏”与“小戏”两类,其中正本戏以“平词”为主要曲调,而小戏则保留了更为原始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解放后,黄梅戏从业者积极创新,创作并演出了多部反映当时群众生活的新戏,在贴近现实、服务大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这一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教育部记载中的黄梅戏:起源、形态与发展 根据文化教育部记载,黄梅戏是流行于安
秦国小光头
2025-08-15 08:49: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