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的太极之道:航母导弹非万能,能战止战方显大国智慧

红梅初来护 2025-08-14 21:58:31

俄媒: 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 只有打打打,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这话听起来很激进,但这就是我们建国以来,一直贯彻的做法,只不过是以后我们需要和平发展,这才定下了不先动手的决定。

抗美援朝那会,咱们连飞机大炮都缺,照样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赶回三八线。对印自卫反击战更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一仗打出半个世纪的边境安宁。

这些硬仗不是咱们好战,而是被逼到墙角的绝地反击。国防部官网白纸黑字写着,中国 70 多年来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裁军 400 余万的行动比任何声明都有说服力。

时光流转到今天,中国的国防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山东舰近万架次舰载机起降的数据,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这意味着咱们的航母编队已经能在远海撑起一片安全伞,全天候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隐身飞航导弹和超音速突防技术,更是把 “防得住、打得赢” 的底气明明白白摆了出来。这些硬核操作,可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给那些想搞事的人划下红线。

但总有人觉得 “有航母导弹就可以横着走”,这纯属误解。外交部关于南海主权的声明写得清清楚楚,中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从西汉延续至今,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可即便如此,咱们还是愿意坐下来谈《南海行为准则》,愿意和周边国家搞海上共同开发。这种克制,在国际政治里堪称 “稀有物种”。

就像中印边境冲突,咱们一边在加勒万河谷寸土不让,一边又通过二十多轮军长级会谈达成脱离接触协议。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气量 —— 讲道理时摆事实,该亮剑时不含糊。

俄媒提到的 “打疼对手”,其实暗含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从未消失。看看中东局势就知道,以色列敢对伊朗动手,背后少不了美式战机的影子。

但中国不一样,咱们的国防政策白纸黑字写着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连核政策都是全球最透明的。这种底气,来自咱们既能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又能 “一带一路联通天下” 的战略定力。

其实咱们得感谢这种提醒。它让咱们清醒认识到: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实力和智慧挣来的。

中国的国防政策就像太极拳,看似绵软实则刚劲 —— 能化劲时四两拨千斤,该发劲时雷霆万钧。这种平衡,在南海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咱们一边填海造岛强化防御,一边和东盟国家谈规则建机制。

最后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中国从来不怕打仗,但也绝不主动挑事。这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的底线,写在宪法里,刻在骨子里。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俄媒说的 “打疼对手”,咱们不是没干过,但那都是被逼到墙角的绝地反击。如今咱们更愿意用 “航母 + 高铁” 的组合拳,在国际舞台上打出一片新天地。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智慧 —— 能战方能止战,止战才能言和。

0 阅读:211
红梅初来护

红梅初来护

国际军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