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好意! 泰国官方突然宣布 8月11日,泰国官方宣布对江苏永钢、沙钢、中天钢铁三家中国钢企的高碳线材发起反规避调查。怀疑他们把碳含量微调到0.66%-0.76%,靠碳含量打个擦边球避开关税。 看起来理直气壮,但事实上,不过是为了打压中国的钢铁企业罢了。 长期以来,我们靠着产业链完整、物美价廉占据泰国市场,这让其本土的很多商人心怀怨气,既然明面上竞争不过,便开始暗地里下绊子。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泰国光是从中国进口的高碳线材就高达87.6万吨,占据42.75%的市场份额,其中仅江苏永钢一家便占据37万吨订单。 于是泰国政府出面了,打着调查的幌子,向我们征收反倾销税,而且数额一度飙升至20.56%。 要知道,永钢、沙钢、中天这三家企业,可都是中国钢铁界的“狠角色”。沙钢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永钢和中天钢铁也在高端钢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泰国这一手,可谓是稳准狠,摆明了是要把我们的钢铁企业赶尽杀绝! 而且,这么干,倒霉的绝不止中方,由于技术实力不够,即便我们的钢铁企业被其本土取代,涉及高碳线材、汽车弹簧、机械零件等关键产品,泰国方面也造不出来,到最后还得依赖进口。 说白了,儿子不争气,当老子的再怎么护着也改变不了现状。 与其这么赶尽杀绝,还不如双方坐下来好好协商,寻求共赢的策略。 毕竟如今经济全球化,中泰之间又签订了很多合作协议,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 当然了,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醒,随着中国工业实力登顶全球,我们的产品行销各国,势必会引来妒忌和竞争,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作祟,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从长远来看,泰国对中国钢企的反规避调查,远非一场简单的贸易纠纷。 它是地缘经济博弈的缩影,是全球化与保护主义的激烈碰撞,更是产业转型期的必然阵痛。 中国钢铁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走出去,就得经得起风雨、经得起考验,当然了,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护航,离不开14亿市场的支持。 对此,大家怎么看?
泰国伤透了心,开始靠近中国,这次泰柬冲突让泰国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泰国终于醒悟
【20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