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再次煽动伊朗人民“反抗暴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再次对伊朗发起舆论

墨者善受本人 2025-08-14 12:35:35

内塔尼亚胡再次煽动伊朗人民“反抗暴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再次对伊朗发起舆论攻势,在社交媒体视频中呼吁伊朗民众 “反抗暴政”,并以水处理技术作为诱饵,承诺帮助解决该国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一策略看似延续了以色列一贯的 “软硬兼施” 套路,实则暴露出其针对伊朗的战略手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在伊朗展开大规模锄奸行动后,以色列安插的特工网络被连根拔起,军事威慑与情报渗透的双重失效,迫使以色列不得不转向成本更低但同样更不可靠的心理战。

内塔尼亚胡此次抛出的 “水处理技术援助” 看似精准击中伊朗痛点。以色列确实在海水淡化、废水循环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其 IGUDAN 污水处理厂被联合国列为典范。但这一承诺在伊朗民众眼中更像是 “狼外婆的糖果”。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尖锐指出,一个正在剥夺加沙地带水和食物的政权,有何资格奢谈向伊朗输送水源?这种对比极具杀伤力 —— 当加沙儿童在缺水缺粮中挣扎时,以色列却试图用技术援助包装自己的形象,这种虚伪性让其宣传效果大打折扣。更关键的是,伊朗早已通过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寻求技术突破,例如在防空系统和核设施重建中,伊朗更倾向于选择政治立场中立的合作伙伴,而非与以色列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

真正让以色列陷入被动的,是伊朗近期展开的全国性锄奸行动。今年 6 月以来,伊朗安全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抓捕超过 700 名以色列特工,仅德黑兰就查获上万架微型无人机,这些设备曾被用于为以色列空袭提供实时坐标。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核科学家法克里扎德等关键人物遇刺的惨痛教训,促使伊朗采取刮骨疗毒式的内部清洗。从首都德黑兰到地方城市霍拉马巴德,安全部队揪出多个由医生、工程师组成的间谍网络,甚至包括为摩萨德工作多年的双重间谍。这种系统性的反间谍行动,使得以色列耗时数十年建立的情报网络近乎瘫痪。正如摩萨德前官员所言,现在的伊朗 “连发电厂被炸毁都只需要 250 美元的内鬼配合” 的时代已经过去。

以色列手段受限的背后,是多重战略困境的交织。军事上,伊朗通过与俄罗斯、中国的合作,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防空体系,以色列引以为傲的 “斩首行动” 成功率大幅下降。今年 6 月的空袭中,伊朗宣称拦截了 70% 的来袭导弹,尽管这一数据存在争议,但以色列不得不承认其空袭效果已远不如前。经济上,伊朗通过石油换物贸易和加密货币结算,部分抵消了国际制裁的影响,而以色列的经济渗透手段在伊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奏效。更关键的是,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出现微妙变化。2024 年以色列对伊朗的打击行动中,美国要求以色列 “降低烈度” 的报道显示,以色列在军事冒险时不得不考虑盟友的态度。

当军事威慑与情报渗透双双遇阻,以色列试图通过煽动民众来打破僵局,却低估了伊朗社会的韧性。自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经历过两伊战争、经济制裁、核危机等多重考验,民众对外部干涉的警惕早已深入骨髓。从苏莱曼尼将军的葬礼万人空巷,到核科学家遇刺后民众自发组织的 “科学圣战” 游行,伊朗社会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往往表现出惊人的凝聚力。内塔尼亚胡的呼吁在伊朗社交媒体上引发的更多是嘲讽,例如用户用 “加沙的水井还在被封锁” 等事实驳斥以色列的虚伪,而支持政府的声音则强调 “敌人越叫嚣,越要团结”。这种社会心理使得以色列的舆论攻势如同石沉大海。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以色列的策略始终未能触及伊朗问题的核心。伊朗的水资源短缺、经济困境等民生问题,本质上是长期国际制裁与地区对抗的产物。以色列若真想改善伊朗民众生活,首先应停止军事威胁与情报破坏,而非将技术援助作为颠覆政权的筹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回应中提到 “那些伪装善意的人,正虚伪地声称自己对伊朗人民怀有同情”,这句话道破了以色列策略的致命伤 —— 当一个国家同时扮演侵略者与救世主的角色时,其任何承诺都难以取信于人。

在这场不对称的博弈中,伊朗正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通过内部清洗巩固政权、通过国际合作突破技术瓶颈、通过舆论战揭露以色列的虚伪,伊朗逐步掌握了主动权。而以色列在军事、情报、经济手段均受限制的情况下,转而依赖低成本的心理战,恰恰暴露了其战略工具箱的枯竭。历史终将证明,试图通过煽动民众推翻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不仅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更在现实中难以奏效 —— 尤其是当这个国家的人民早已识破谎言,团结在抵御外部干涉的旗帜之下。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