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一家有意思!!1998年,他亲弟弟刘应彪在少林寺挂个闲职,每天写写字卖卖画。要不是有个方丈哥哥,那些字画估计都没人问价。” 嵩山脚下这座千年古刹,表面风光无限,谁知里面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对兄弟从安徽乡村走来,一人当上方丈,把寺庙搞得红红火火,另一人借着光环轻松卖字画,这背后到底是啥情况,让人忍不住想深挖。 释永信原名刘应成,1965年生在安徽颍上县小店村,那地方靠淮河,村民多是种地为生。他家信佛,父母忙活农活,他从小接触些佛经。1981年,16岁的他带着30元钱和20斤粮票,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出家,法号释永信。那时候少林寺挺破败,就几个人,殿堂漏雨,日子清苦。1982年,一部电影让少林寺火起来,游客多了,释永信帮着管理,逐步显露出经营头脑。1986年,他四弟刘应彪也来投奔,剃度后法号释永胜。兄弟俩在寺里各有分工,释永信负责寺务,弟弟闲散点。 释永信1999年当上方丈,那年34岁,是少林寺史上最年轻的。他推动寺庙注册商标,组建武僧团巡演,把禅武文化推广出去,寺里收入大增。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着多家企业,涉及旅游、文创,年收入过亿。释永信掌控这些,家族也沾光。他大哥刘应保在家乡办武术学校和购物广场,利用少林名头发展。 1998年,少林寺正发展,释永信忙着注册商标和企业,刘应彪挂着书画院秘书长的闲职,不用早课,也不穿僧袍。每天午后在偏殿摆摊,写字画画卖给游客。一幅禅意山水标价上千,落款刘应彪,游客看中少林印章和方丈弟弟身份。 要不是有个方丈哥哥,那些字画在普通市场没人问津,当地司机闲聊都说,跟公园老人练笔差不多,就靠寺里红章和关系抬价。刘应彪就这样利用职务,书画生意越做越大,还兼国际少林功夫研究会会长。海外收藏家买他“佛”字,花7000美元,少林文化中心争相收藏。他的作品市场价值,主要靠姓氏光环。 刘应彪在关联企业持股35%,比如少林欢喜地公司,2022年退出,转给释延洁,但知情人说实际控制还在刘氏兄弟。释永信2022年以4.52亿竞得郑州地块,资金通过境外平台转移,部分指向海外信托。家乡产业扩张,大哥武校成当地标志。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通报,释永信涉嫌挪用资产、违反戒律,被多部门调查。中国佛教协会28日注销戒牒。29日,印乐法师接任住持,上任就取消高价香火项目,恢复寺院清净。刘应彪失联,书画院联系不上。这事显示,佛教场所要严格守法,维护纯正风气,任何违规都会处理。
“释永信一家有意思!!1998年,他亲弟弟刘应彪在少林寺挂个闲职,每天写写字卖卖
虎虎聊娱乐
2025-08-14 11:1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