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自己就先招了,为了试探他

如梦菲记 2025-08-13 14:18:19

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自己就先招了 ,为了试探他,敌人放他出狱,没想到他却说:“求求你们别放我走。 ”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0年冬天,川东的街上飘着湿冷的雾气,青石板路像涂了层冰,踩上去直打滑,几个国民党特务从巷口钻出来,押着一个身形消瘦的男人走过,绳子勒在他的肩膀上,脚步稳得出奇。   那人就是罗南辉,红军川东军委书记,本来是去执行一项要命的任务,却在快到万县时被堵了个正着,围观的人只觉得奇怪,这人看不出害怕,倒像是心里早有盘算。   他这一趟出来,是省委派下来的重任,川东的地下组织被敌人捣得七零八落,需要有人去把断掉的线重新接上。   他带着一份任命书和几张关键信息,走了三十多天,翻过山岭,绕过哨卡,白天藏在竹林里,夜里趁黑赶路,鞋底早就磨成了薄片。   离目的地只差半天路程,他还想着见面后要怎么分派任务,结果在一条窄巷里,被提前埋伏的特务围了个水泄不通。   押到警局,他被推进一间光线昏暗的屋子,空气里有股发酸的味道,墙角的灯泡闪了两下才稳住,敌人围着他转,看他会不会嘴硬,按常理,这种情况下总要挨一顿皮鞭,先把人打软再问话。   可他等他们开口的工夫,自己先松了口气似的,抬头说:“我就是个跑腿的,谁给钱就帮送信,家里还有个老娘要养,”语气里透着小心,像怕挨骂多过怕挨打。   几个特务对视了一眼,又追问有没有同伙,他就低头想一会儿,报出几个人的名字,那些人早已不在人世。   他把细节说得跟真的一样,时间、地点都对得上,听得敌人暗暗点头,事情太顺利,他们反倒觉得有点不对劲。   过了两天,一个狱警打开牢门,冷冷丢下一句:“你走吧。”他站在原地没动,眼睛眨了眨,像是没反应过来。   狱警又催,他忽然冲过去抓住铁门,急得脸都红了:“长官,别放我走啊!我出来红军会弄死我的,留我在这儿吧,干啥活都行。”   话说得又急又真,把门口的几个特务都逗乐了,觉得这人胆小怕事,不值得再费劲,他们把他往外一推,就当丢掉一个累赘。   雪花扑在脸上,他顺势往前踉跄两步,像是不知道去哪儿,等转过几个巷口,他的脚步立刻变得利落。   凭着在牢里装出来的“怕死”形象,没人觉得他值得盯防,他就这样甩开了暗中的眼线,他没回之前的落脚处,也没去约好的见面点,而是兜了个大圈,把手里知道的所有位置都拉远,生怕被尾随牵出什么痕迹。   那段时间,他心里最担心的,是那份没来得及送出的情报,里面有准备起义的军官名单和联络暗号,要是落到敌人手里,川东的游击队可能连根拔掉。   被抓前他已经把它塞进了一个不会被轻易翻到的地方,出狱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它的安全,他绕路回去,看到藏匿的地方没被动过,才松了口气,又换了更隐蔽的藏法。   之后的日子,他像是凭空消失了,敌人以为他被吓破了胆,逃到不知哪去了,其实他换了个身份,出现在另一条街上,一家小裁缝铺的门口挂着“老罗成衣”的木牌,他穿着围裙,低头量布裁衣。   有人来试衣,他一边比划着长度,一边聊着天气,谁也想不到,剪刀下偶尔藏着的是密信,裤缝里缝进的是传单,街坊只当他是个手艺人,知道暗号的人才明白这里是个传递命令的暗线。   他继续做着兵运的工作,一点点把线牵回去,把愿意起义的军官拉拢到一处,有的信是塞在布包里的,有的口信是借着试衣的闲话传出去的,每一步都小心到不能再小心。   多年后有人回想起这段事,还记得那句“求求你们别放我走”,说是正是这句话,让敌人放松了警惕,换来一条暗线上下的平安。   那一年的冬天很长,冷风吹得人骨头都疼,罗南辉在最冷的地方,做着最细的活,没用枪,也没喊口号,却硬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把该护的东西护住了。   他不靠硬拼赢得这局,而是用了一场演得滴水不漏的戏,让自己从绳索里走了出来,也让更多人有机会留在队伍里继续走下去。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人民网——“兵中之王”罗南辉

0 阅读:1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