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说两国修路的老底子。美国在二战后就开始大规模修高速了,那会儿中国路上跑的还多是自行车和拖拉机。美国人修高速的钱,主要靠收燃油税,就是你去加油站加油,每加仑油里就含着几美分的税,这些钱专款专用,全投到公路上。 咱国家就不一样了。上世纪 80 年代,全国像样的高速没几条,可经济要发展,路必须先通。国家手里钱有限,就想出了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的法子。银行借钱、企业投资,钱凑够了就赶紧开工。短短几十年,高速里程就冲到了世界第一,17 万公里够绕地球四圈多。 但这路修得不容易,东部沿海还好说,平原多;到了西部,山高沟深的,修一公里路可能要架好几座桥、打好几条隧道。四川那条雅西高速,桥隧占了八成多,最高的桥墩比埃菲尔铁塔还高,每公里花 1 亿多都不稀奇,这样的成本,美国当年修路时压根没遇到过。 再说说账本上的事儿。美国的燃油税就像只下蛋的鸡,你车开得越多,加油越多,交的税就越多。去年光联邦政府的燃油税就收了 400 多亿美元,刚好够养护公路的。更巧的是,高速边上容易形成商圈、物流园,土地涨价了,地方税收也多了,这些钱又能补贴到交通上。加州 10 号公路旁边的仓库,十年租金涨了三倍,就是现成的例子。 中国的高速收费,更像是在还旧账。东部热闹地方的高速,一天过几千辆车,一年能收几十亿;可西部有些高速,跑半天见不着一辆货车,甘肃有条高速,每公里花了 3 亿建起来,一年收的费还不够还银行利息。 养护的钱也不少,沥青这十年涨了两倍价,一个收费站的人工、设备维护,一年就得几百万。这些开销都得从过路费里出,窟窿自然越来越大。而且咱的高速还得顾着偏远地区,西藏那曲到拉萨的高速,沿途大多是无人区,花了 130 亿建起来,靠收费五十年也收不回本钱,但这条路让藏北的牛羊肉当天就能运到内地,这种好处没法算在账本上。 再说了,中国的高速得跟着产业走,新能源车厂建到哪儿,高速就得修到哪;中欧班列的集结中心设在哪儿,连接线就得通到哪儿,这种提前铺路的成本,短期内很难靠收费赚回来。 美国的高速也不是没烦恼。这几年电动车多了,它们不喝汽油,等于绕开了燃油税。得克萨斯州的养护费立马少了一块,逼得州政府开始试点按里程收费。 纽约州的老高速更惨,路面裂缝能塞进手指头,没钱修的路段只能限速 40 英里,司机骂声不断。他们的燃油税标准还是 20 年前的,每加仑 18.4 美分,按现在的物价算,购买力缩水了一半。宾夕法尼亚州去年想涨点燃油税,卡车司机一抗议,最后也没成。 咱们国家也在想办法。海南把高速费摊到油价里,全省高速不设收费站,车流量一下子活了。贵州用桥隧占七成的高速串起大数据产业园,企业交的税反哺了公路债务。今年江苏、浙江开始搞 “差异化收费”,货车跑得多就打折,空车返程甚至半价,既多跑了车,又多收了钱。国家还拿专项债置换高速的高息贷款,去年就换了 8000 亿,光利息一年就能省几百亿。 说到底,两国的高速账,藏着不一样的发展故事。美国靠百年积累的税收撑着,咱靠市场化的法子快速把路修起来。6 万亿亏空背后,是西部山区通了高速后,果农的苹果当天能运到广州; 是长三角的货车凌晨装货,中午就能送到北京的超市。这些看不见的好处,慢慢都会变成实在的收益。去年全国高速带动沿线 GDP 增长超过 5 万亿,创造了 3000 多万个工作岗位,这些都不是收费站能算出来的。 现在咱正给高速减负,用专项债换贷款,延长收费期限慢慢还账,就像给负重的骆驼卸点东西。美国那边还在为燃油税吵来吵去,老房子修修补补,总赶不上添新家具的速度。 或许再过十年,等咱的高速网不那么拼命扩张了,电动车的电费里也含着养护费了,今天的疑问可能就有新答案了。毕竟路是跑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那些在高速上奔忙的车轮,早晚会把账本上的亏空,碾成实实在在的财富。 大家有何高见?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
古今知夏
2025-08-06 08:13:51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