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东林党很邪? 因为权利他们全要,责任一点儿不担!一提收税就说这是"与民争利",一说到亡国立马撇清"与己无关"。他们写书骂阉党骂得凶,可太监、东厂那是皇帝的亲军,主要任务是帮皇帝收税,折腾的是当官的。东林党自己作为大地主,折腾的才是底层老百姓,佃户长工们跟地主讨价还价,在他们眼里就成了"贪得无厌""不懂廉耻"。 有很多影视剧演东厂太监欺负老百姓,其实不对,阉党哪有那闲工夫去民间,都忙着折腾权贵收税呢,普通老百姓基本接触不到。互联网之前,大家都支持文官,讨厌阉党,恨皇帝无能。可有了互联网,信息渠道多了,大家了解得越多,慢慢就开始讨厌东林党了。他们作为财团士绅代言人搞经济改革,搬出圣人道理鼓吹"藏富于民",忽悠皇帝减这税免那税,可"藏富于民"本质就是"藏富于东南权贵"!最后国家要用钱打仗,没钱咋办?只能往中原、西北这些穷地方的农民身上一层层狠刮了。说白了就是给南方减税,往死里压榨北方,逼得北方人活不下去直接造反。 明末中央收不上税,国家快完了,出了个抗税事件,抗税的是东林党人,被魏忠贤杀了,死后居然被捧成英雄,还立了个"五人墓碑"当典范 (《五人墓碑记》),简直黑色幽默! 那墓碑立起来的时候,大明国运就开始往下出溜了,这说明东林党已经把他们财团的利益摆到国家利益前头了。 譬如,被称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的徐霞客,自己是江阴当地巨富,上至朝廷高官、东林党大佬,下至地方的举人、秀才,他都认识,表面上是一个人旅游,实际上一路上的驿站人员免费食宿和出行服务,使用地方夫役驾车赶路,让地方百姓苦不堪言,这些事是徐霞客自己记录的,语气中不乏得意。
明朝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各个党派、世家整的,与皇帝发生矛盾对着干,“诸臣误我”已经很说明问题。那些世家把清朝引进关,想换个皇帝受益好点,可惜清朝对世家打压也厉害,也未获得想要的利益。唐代安史之乱也是世家之间矛盾。
第一,你所谓的东林党掌权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东林党掌权的时间只有五年。他们的政策施行时间连五年都没有,他们有何德何能灭亡大明呢?
用户14xxx09
东林党这种鬼东西掌权,国家必亡
用户10xxx08 回复 08-04 11:54
东林党,实质就是以江南商人阶层利益代言人。
用户10xxx91 回复 用户10xxx08 08-15 07:17
跨地域的,各地人都有
卟莣泏芯
它们眼中的民和我们认知的民不是一个概念
用户17xxx98
魏忠贤一开始也是站队文官的后面看到文官那搞法明朝必亡才对文官下狠手的 看下明朝后期的名将有哪个不是魏忠贤大力支持的从来没欠过粮饷 魏忠贤一倒那些将军就都被清算了 然后换成东林党的人军饷都被它们贪完了 底层军人连饭都没得吃了明朝能不亡吗?
你好 旧时光
用事实说话不就行了,魏忠贤还在的时候起码国家有钱养军队,东林众正盈朝的时候国家穷的揭不开锅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一家独大掌控全局了理论上国家不是应该发展的更好了吗所以问题在哪儿已经很明显了,
用户10xxx53 回复 08-14 16:48
司马迁的史记一样带有个人主观
用户10xxx01 回复 用户10xxx53 08-14 20:43
贬低卫霍吹捧李广,东喷西骂诸能事,活国安邦无一策,腐儒一个
用户18xxx84
还被写入了高中语文教科书[抠鼻]
㢲戥
就不能让读书人成群结队,那就是一群祸害。郭沫若这样的?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
用户45xxx04
东林能拿多少资源?最多百分之15,全国8成资源都是🐷家吃完了,所有底层分剩下的百分之五。能不亡。
青鸿 回复 08-14 22:31
那这些田地谁管理呢?还不是地方官府管理,藩王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只在王府有权利,还得被王府官吏管辖。难不成说国库钱有一部分上缴的税赋,就是全部由你缴的是吗,藩王也就等于大商人,山西一个大商就有百万两银,中贾十万起步,藩王是从开国就有的,一个连门都出不了的人,怎么去垄断七成土地。无非就是跨区域投献,藩王土地赋税少,藩王又不实际管理土地,就给藩王上缴的田税,能收上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青鸿 回复 08-14 22:34
明末农民起义基本就在陕西这个地方发起的,这是曾经的边塞,能没有藩王,藩王曾经作用是什么?你清楚吗。相比商人官吏,藩王就是最无力的群体了,一没有武力,二没有名望,又组织不了人手。
用户15xxx23
而最让人感觉的讽刺的就是清朝江南税赋最高的时候,比大明江南税赋最低的时候还要低。然后一场抗税,把支持大明的江南士绅集体埋葬了。是不是很有趣。
用户15xxx23 回复 08-14 17:49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大明可没有依法收税,大明收江南的商税,用的是太监,入的是内库。收取的商税远超表面的税率,而且还不是用于国家。
用户15xxx23 回复 08-14 17:54
以万历收矿税为例,不包括被太监贪墨的光入内库的税银就不下三千万两,但是于此同时无数的商家因此倒闭破产。这样的商税凭什么要交呢?
小二上壶茶
看看看看,你说人家干嘛呢?你一说10个反对的有9个就是当年的东林党范围地带的。30税一的税率很高,整个明朝最巅峰时期的税收也没有4,000万两白银连南宋的一半都没有,或相当于唐朝巅峰时期的2/3。这是一个拥有1.5亿人口国家所产生正常财政收入。朱元璋给你们的优待,那是生员免赋秀才免役,可从来没有说你们士绅可以不用交税。
看书 回复 08-14 17:22
都挂靠不用交税
恒美冷怼
这个小文章很难说明白大问题的。但是最后说徐霞客的事,那就是夹带私货了!!目的就是污蔑徐霞客游记的历史价值!!严重怀疑小编是居心叵测的NGO。徐霞客只是商人而已,沿途享受服务那都是要花钱的,不是免费的!
电音
明朝灭亡的原因,东林党只是外在现象而已,根本原因是失去了刀刃向内的能力和决心,大统一王朝几乎都是如此,包括国外,本质上是制度和体系的问题
用户14xxx66
发生五人墓碑记和抗税没关系
用户14xxx66 回复 一号 07-31 07:13
读活书,网上地摊文以讹传讹你还真信了
一号 回复 07-30 19:19
读死书
晓风残月
为啥木匠皇帝没亡国,反而勤政皇帝亡国了,仔细品一下。
笑看人生 回复 08-14 09:08
一个股票在下降期,换了一个操盘手,还在跳水,请问新的操盘手怎么行了?
半月方塘 回复 08-13 16:36
你来说说,说的对算你狠
用户15xxx23
有明一朝,对江南可谓是极尽苛刻,江南士绅抗税为什么能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因为,按明朝正常的税收,根本交不起。
非常咸蛋 回复 08-14 10:38
你要知道,有钱,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
用户15xxx23 回复 非常咸蛋 08-14 11:00
你要知道,大明最有钱的就是朱家,朱家不出钱解决问题,却想要别人倾家荡产来救国,最搞笑的就是有几个人信了朱家,最后的下场如何不用我说吧!朱家自己不出钱出力,出钱出力的被朱家卸磨杀驴,最后指责臣子不够尽忠,脸皮也是够厚了。
用户94xxx31
去你妹的“东林党”!东林党不过是魏忠贤那个权阉及其爪牙,污蔑不听话的文官,而发明的“党”,你接过这个称呼,难道你是魏家5虎5彪10儿10狗40孙的后裔?!
孽龙之相 回复 用户15xxx23 08-14 23:36
由《度支奏议》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个天启朝各镇军费积欠总额达686万之巨,是它们定额的两倍还不止。而且从上表数据也可以看出一个特点,天启三年到五年(尤其是天启四年)欠饷情况好了不少。 天启元年三月,后金攻克沈阳、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殉国。河东之地的失陷,让之前(熊廷弼任经略期间)投入数百万两营建的辽东防线全打了水漂。为守住关外之地,明廷不得不紧急向广宁输送钱粮资源以重构防线。 天启二年正月,明军在广宁再次大溃,数百万的投入又一次打了水漂。其后在孙承宗、袁崇焕的主持下,明廷又大举向关外输送资源以营建关宁锦防线。由于辽饷的额度不够,明廷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所以天启朝前两年,九边各镇基本一个不落的都被欠饷了。 此后三年由于后金未在辽西发起大的攻势,辽镇得以按部就班的用辽饷营建防线。各边也得以喘口气,恢复了正常的粮饷供应。
用户15xxx23 回复 08-14 14:31
天启六年(1626年),宣府镇、大同镇等边防重镇的军饷严重不足。例如,宣府镇每年应发军饷29.9万两,实际仅发8000两;大同镇应发45.6万两,实际仅发1.5万两。九边整体应发军饷420万两,实际仅发放98万两,导致边军哗变频发。
用户15xxx23
第三,明朝士绅是不纳税的,不管你阉党用什么法子,最后的负担还是转移到老百姓身上。
用户67xxx78
明末,北方的阶级矛盾远远大于民族矛盾,清军入关减税,对于农民来说,不过是换个皇帝,何况还减税。
哄哄
就像个人所得税,一开始吹牛逼说抑制贫富差距,到最后就是工薪税
用户14xxx10
张居正为啥被吹,因为没论商税,所以东林党以他为首,但因为不是崇二货,东林党做不到只手庶天,所以张之后被清算。
用户15xxx23 回复 08-14 14:33
得了吧!说的好像万历的钱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用户15xxx23
第二,明朝自朱元璋起对江南实行的就是惩罚性税收,同样的田江南的税是其它地方的几倍,苏州府同样的田是全国平均税赋的十五倍。还要江南承担漕运,运费是粮价的两倍。
用户17xxx94
这是东林党的问题吗?那时候的文人大都是这德行吗。
就体验一下 回复 08-13 17:50
现代也有很多这种人。
用户15xxx23
第四,很多人都喜欢拿商税说事。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大明有商税吗?有,而且非常高。高到,专门替皇帝收商税的太监都看不过去,上书要减免商税,而皇帝的回答是照收不误。这就有个问题了,东林党只掌权了五年,其它时候的商税收到哪里去了?
用户15xxx23 回复 08-13 19:41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你说的商税根本就不是大头,反而是小头。以万历为例,他用太监收矿税,所得的税收不入国库,而是入了他的内库。其总数不下三千万两,而结果就是无数的商家破产。
用户15xxx23 回复 08-13 19:36
你以为的不高是因为你没意识到,大明是一个农业国,你说的商税占比是正常而偏高的比例。
阿宝raymond
两边都不是好东西
星条旗当柴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老子
zhan
拿徐霞客举例这就扯淡了,徐霞客活着的时候就是天下名仕,放现在也是余华莫言一个档次的,这样的人去哪都是被欢迎的 。没有组织欢迎仪式,没有少女排队送鲜花。可以说现在90%的名人都比他排场大。 如果是徐霞客占公家便宜,那现在搞接待那些人都犯罪了
1111
东林党只是明朝官僚集团的一支,主要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其实无论东林党也罢,还是山西帮也罢,明末这些官僚集团才是明亡的罪魁祸首。
我的宠物犬叫天皇
曹操:“东林皆💩…”
慧无伤
你第一点就是扯淡,喊收税的恰恰是东林党,收税哪里收得到他们?晋商这些才是喊不收税好的
平平安安
参考一下《范进中举》。中举就能大量免税,就有人投献土地。举人都能大量免税,那么进士呢?明朝就是亡于财政崩溃。崇祯最后两三年,士兵别说军饷了,就连吃饱饭都做不到。要嘛就像左良玉那样去抢老百姓,抢地主。
人类不是人
收税,税从哪来
ALX
明朝是皇权和士大夫争权,皇帝摆烂,一代代吃老本,出了万历这个比昏君还可怕的皇帝彻底葬送大明,到了崇祯手里已经无力回天。
淡出。视线√
宦官在的时候还能制衡一下东林党,宦官失势后东林党就开始疯狂输出
上分
这就是当资本手上有权之后,就会滋生东林党
专劈蹲墙角的
那时候的东林官都是江南商人的利益代表,商人无国
用户15xxx23
东林党之所以叫东林党,一是因为东林书院,二是因为它不是单纯的同乡结党。东林点将录中,东林党成员来自江苏安徽的有43人,陕西18人,山西15人,山东13人,湖广20人,江西16人,浙江11人。东林党并不存在什么省份的人占绝对优势。
本以为豁达如鲁达
你字多,你说了算
Two小穷
最根本的问题是明朝中后期皇帝远在北方,不像康乾熙乾隆皇帝那样下江南去实他考察。对江南真实发展状况心中没底,当然容易被朝中大臣期骗,对严势误判是一定的。
斩不断理还乱
要是朱元璋朱棣时代发生什么五君子,早就清洗江南官场了
用户12xxx43
徐霞客就一恶霸。
旭日东升
这不就是犹太人吗?
行人
现在也是
用户10xxx18
千古一帝你说有罪?赵高指鹿为马,祸害秦朝,杀忠臣和将领,破坏统治力,你还在这洗白说秦朝灭亡怪不到赵高?
用户15xxx97
江南士绅中的大海商从宋朝开始到元朝形成大海商集团,整个明朝海贸的利益在士绅手里,景德镇瓷器只是民窑一年产几千万件,大部分通过海商走私卖往海外。
灯,等灯等灯
你说的掌权是指哪个层面?如果是内阁六部什么的,那就是白扯!东林党掌控的是舆论,是基层,是话语权!科道言官都是东林,一旦察觉利益受损,没完没了的弹劾谁也扛不住。明朝规定官员遇到弹劾,就要停职待堪,崇祯换了十几任内阁首辅,可不全是他自己要换的!明末的权利中心已经不在朝堂了!所谓的东林掌权、众正盈朝,不过是左右朝政的表象罢了!
人生向水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一定亡!
半月方塘
通篇史实不清,路边书看多了,半吊子
用户15xxx23
你连半点实话都没有啊!
zhan
明朝灭亡的根源是老朱家吃干抹净,不给百姓活路。 东林党何德何能要背这口大锅?
相忘江湖
皇帝不行,哪个当大臣都不行。
用户14xxx27
专家呀
战争2013
东林党始终在掌权,只是在皇帝面前不吃香。
用户10xxx91
一共41年,1604年到1645年
火烈鸟壹号
贴主完全没有明白东林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明朝的党争是由嘉靖皇帝挑起来的,嘉靖皇帝是小宗入大宗基本盘没有,有点担心被架空,所以为了平衡,重用严嵩,严嵩从浙党出来作为了皇帝的打手,浙党的高拱徐阶等和严党开始打擂台,而且是不死不休的情况,直到嘉靖要拿下严党,徐阶为首的清流才获得胜利,这次胜利,这些政治家看到不同的政治玩法,就是只要党争赢了,其政治回报是巨大的,然后就有了徐阶和高拱打,张局正和徐阶打,党争就成了明朝后期的主旋律
戏如人生
东林党就是结党营私集团,是封建社会资本家利益的代表。
99经纬
山东税赋清朝占9个点,明朝16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