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一家长无意间发现,学校食堂里的整盆肉都散发异味,疑似用变质的肉给孩子们做饭。爱子心切,家长一怒之下录下视频,并报警处理。目前,市监局和教体局发出通报,已经对此事立案调查,并查封了食材。
(案例来源:央视新闻)
儿子小盛上中学后,李梅一下子感觉家里空落落的,以前吵吵闹闹的那种热闹突然消失,她还真有点不适应。
上中学以后,儿子选择住校,虽然条件有点艰苦,但能省下不少时间,方便孩子更好的学习,还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李梅也没有过多干预。
天气越来越冷,李梅担心儿子没有厚衣服,简单收拾了几件厚衣服,打算趁儿子中午下课时间送过去。
紧赶慢赶,来到学校已经十二点多,儿子已经吃完饭。李梅把衣服给儿子送到宿舍,耐心的叮嘱了几句,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临走时,恰好路过学校食堂,看到后厨的门开着,李梅好奇的走进去,看看孩子们的伙食到底怎么样。
走进后厨,师傅们都忙着各自手头的活,准备着下午的食材。李梅远远的就闻见一股腥味,顺着味道走过去,原来是一大盆肉。
李梅靠近一闻,一股异味扑鼻而来,很显然,这些肉不对劲,很可能已经变质了。
你们就给孩子们吃这些?李梅忍不住心中的怒火,质问着后厨的师傅们,大家这才发现有外人走进了厨房。
一边质问后厨的师傅们,一边打开手机录下视频,李梅决定把学校这无良的行为曝光一下,给孩子们讨个公道。
孩子在校学习本来就压力大,初中生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伙食不好可不行。她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可想而知,儿子小盛每天生活的环境是多么令人担忧。
越想越气愤,李梅把现场录制的视频发布到家长群,让家长们看看孩子们的伙食现状。
这还不够,为了彻底改善这一情况,李梅当即报警,让民警介入调查。
民警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把情况通报给教体局和市监局,此事也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很快,市监局和教体局赶赴现场,经过初步调查,这些猪肉确实存在一些异味,当场对猪肉食材进行查封。事后,他们共同发布通报,目前已经对涉事学校和食堂立案调查,学校食堂也停止供餐。
相信在他们的调查下,一定能够保障孩子们的食品安全,让这些孩子们吃上可口、安全的饭菜,更好的保障学习。
那么,学校和食堂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呢?
1、一旦认定食堂供应变质的猪肉,这些受害的学生可以主张食堂给他们赔偿。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学校食堂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受害者可以主张损害的3倍赔偿或者价款10倍的赔偿,至少赔偿1000元。
除了赔偿以外,食堂还会面临巨额的罚款处罚,严重者还会吊销执照,以后很可能会被禁止从事食品行业。
2、如果这些猪肉或者食材达到有毒有害的地步,食堂相关工作人员还会涉嫌刑事犯罪。
《刑法》第144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食品安全是红线,轻则罚款处罚,重则还有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话,还会面临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3、最后,学校也有不可避免的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安保设施、配备安保人员,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这样的食堂怎么进入学校的,经营变质的食品多久了,学校有没有尽到监管责任,这些都值得我们怀疑。
所以,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肯定是没有尽到的,学校也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学生的损失,确保孩子们的食品安全。
(人物均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