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一女子在中国通过介绍“空乘工作”诈骗百万元,得手之后,她为了不让人们发现,竟然做出这样的事!网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社交平台上,李某自称“空姐小李”,她频繁发布自己身着各大航空公司制服、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照片。 李某的朋友圈里充满了令人羡慕的“空姐生活”:豪华酒店、异国美食、名牌包包...这些光鲜亮丽的照片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 李某声称自己是某知名航空公司的资深空乘,在业内有着广泛人脉,她表示可以帮助有志成为空乘的年轻人实现梦想,只需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就能获得进入航空公司的内部推荐机会。 为了增加可信度,李某精心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骗局流程,她先要求应聘者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表,并缴纳“报名费”,然后,她安排“面试”,甚至组织“培训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李某不断要求受害者缴纳各种名目的费用,如“制服定制费”、“体检费”、“培训费”等,每一步看似都合情合理,让受害者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李某先前的承诺,有人发现自己迟迟无法收到航空公司的正式offer,也有人发现李某提供的“公司内部文件”存在明显错误。 李某意识到自己的骗局即将被揭穿后,她竟然利用骗来的钱,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多项整容手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容貌,随后,她携带巨额赃款出境,逃往泰国。 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中泰两国警方的密切合作下,李某最终在泰国落网,当警方找到她时,这位曾经在网上光鲜亮丽的“空姐”已经与之前的照片判若两人。 随着这起案件的曝光,有的网友发出了疑问:“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塑造‘完美人设’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辨别真伪?” 骗子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他们利用年轻人向往的空乘生活,用“内部推荐”这样的诱饵吸引受害者上钩。 其次就是社交媒体平台为骗子提供了便利,通过精心设计的照片和文字,骗子可以轻易塑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人设”,赢得他人信任。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许多受害者缺乏基本的防骗意识,他们没有对骗子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也没有意识到正规的招聘流程不会要求应聘者支付各种费用,还有心存侥幸心理,认为有那么多的人报名就不会有事。 这起案件也给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敲响了警钟,如何有效打击网络诈骗,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平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加强实名认证、设立举报机制等,但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李某的故事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类似的骗局会就此消失,在这个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和防骗意识,我们要学会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保持理性和警惕。 梦想固然美好,但我们追逐梦想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合法、理性的基础之上,任何看似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捷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陷阱,只有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极目新闻2024 年10月13日 关于《涉嫌以“介绍空乘工作”名义诈骗百万,女子整容“换脸”后携款潜逃,在泰国被抓》的报道)
“脸”都不要了!一女子在中国通过介绍“空乘工作”诈骗百万元,得手之后,她为了不让
修竹崽史册
2024-10-14 16:26:51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