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到,托月寄情共此时。小时候每到中秋留下的记忆,现在成了抹不去的乡愁。 中秋,其重要性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但,从情感来说,中秋是最暖心的佳节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过中秋,其实内容已经不重要了。品酒赏月吃月饼,也就是个符号而已,但,中秋节依然承担着载体的功能,寄托着我们的思念和祈盼。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小时候居住在黑龙江的农垦国营农场(离珍宝岛不远),那个时候,经济很贫困,但,家家互送月饼还是必须的,其实月饼也不像今天的月饼这般包装精美,都是用牛皮纸包的一包,有的一包四块,有的一包五块,价钱也都记不住了,都是大人买的,让我们孩子去每家去送,当然,人家也给我们送,礼尚往来嘛。那个时候孩子多,每个人也就能分上一块就不错了,但是还馋那,我们就把包五块的月饼偷偷拿出一块,然后再包好到处去送,送完之后小伙伴们还互相交流偷吃的经验,来年依然如故。 现在回忆起来,真成了抹不去的苦涩回忆。现在的孩子,也理解不了怎么还能从送人家的月饼里偷偷拿出一块自己偷吃,因为他们现在的日子,是让他们吃,他们也未必愿意吃,这就是当时的实情。 团圆,中秋节绕不开的话题。有的能团圆,有的不能团圆,但在中秋那一天,不管是全家能团圆,还是都分散在各地,大家都会共同举杯,连心千里,“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我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国外,他们工作的地点相隔近2000公里(一个在田纳西,一个在波士顿),前几天问他们中秋怎么过,孩子说:“随便过过吧,还上班呢”,听了之后心里一阵酸楚,孩子自2005年出国留学到现在,已经十个年头没在家过中秋了,真是“离别一何久,十度过中秋”了。但是,不能团圆的家庭又何止千万,哪怕在同一个城市,也有不能团圆的情况,想到在工作岗位上拼搏的年轻人们,我们作父母的也就释然了,也只能以“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来开导自己了。 中秋明月海天阔,万里一色山河长。当此佳节,祝:天下团圆,家国圆满! #国内热点##文化##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