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熟读兵书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诸葛亮读书每贯其大略,没有领过兵事,却能统帅三军,数次北伐令曹魏胆寒! 马谡熟读兵书,也有谋略,前有南蛮攻心之策,后有离间司马懿之计。但是守街亭时候却失败了!兵书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置之死地而后生”,马谡寻章摘句,断章取义! 诸葛武侯也有第一次领兵,为什么没有经过实战,就能够直接上手?马谡第一次领兵为什么不能守一街亭?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被曹操强征为文学掾,主要职责当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先从文职后也能直接领军作战,建议趁刘备立足不稳取刘备,独自领兵拒孔明,攻杀辽东公孙渊。为什么同样是读书,区别却这样大呢? 林彪仿古大摆火牛阵,不料却大败,算不上大败,只是失利!为什么同样是火牛阵后来却失败了呢?不是前后历史幅度过大,历史条件不同了!林帅后来咨询主席才得晓答案,原来“毛主席说:操作火牛阵一定要有一个核心,那就是让牛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前进。在这个前提下,开始想方设法让牛前进。当时的齐国大将田单,在使用这个阵法的时候,将两头牛或者是三头牛,用一个木棍横着放在他们的脖子上,然后将其捆到了一起,最外面再用枷锁夹住,这样一来牛就没有办法转弯,只能是在尾巴剧烈的灼烧下,疯狂的向着前面冲锋,最终达成其想要的目的。”——摘自《长沙战役中,林彪的“火牛阵”为何会失利?主席一语道破缘由》 一个小小的火牛阵还有这么多道道,如果紧靠粗略了解就实行,不能深入细节,不能考虑预测实际操作时候具体产生的实际问题,那么画虎不成反类犬矣! 我就奇怪火牛阵时候田单怎么提前就想到这个问题的?想办法固定两头牛,使其能够固定按照想要的方向前进!为什么林帅读书时候没有在书上看到?是因为著作时候作者也不知道,还是认为都是常识不值得一记? 王平劝阻时候马谡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 熟读兵书,每个人对熟读的理解不同,可能多看几遍就是熟读了,可能一字不差诵读是熟读了,可能倒背如流是熟读了,可能前思后想,观感悟领书中未记之问题,类似火牛阵之教员理解,这也是熟读了!
都是熟读兵书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凡启说历史
2023-01-13 22:45:08
0
阅读:3